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

人的本质究竟为何?

科学探索澍雨芸汐2023-05-28

续接上期讲的亚里士多的四因说,今天我们来讲人的本质究竟为何?

知道读哲学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吗?治疗失眠,大伙可以读读试试,看看自己是在读到几行睡着的?

先从最简单的现象入手,比如牛,牛吃草,但是挤出来的是奶。再比如人,人吃各种食物,就可以生长出血肉。通过四因说我们知道,

目的因让质料因通过动力因按照形式因达成了万物最终的形式

那么,为什么一种质料可以成为另一种质料,牛奶为什么可以来自青草,**为什么可以来自各种食物。更直接一点,为什么会有物到物的变化。

哲学家巴门尼德斯如此阐述,变化是不可能,“存在即是,非存在即非”。如果说,有一个存在的事物,这个事物要存在,需要有两种情况,要么无中生有,要么有中生有。对于第一种情况,无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事物无法产生存在的事物。这是因为无和有是对立的,无不能转化为有,所以无中生有不可能,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如果一个事物已经存在,那么它就无需再生成。因为生成意味着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已存在的事物已经是有的,所以无需再经历这个过程。所以,巴门尼德斯如此结论,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变化都是假象。

这个观点显然是不对的,但是要让当时的人们相信一个观点的不对,需要有足够的说服理由。亚里士多德如何破解巴门尼德斯的难题呢?

假设,有一个人,开始不懂物理不懂量子力学,他需要跟老师学习,通过学习之后,他掌握了物理知识,这是无中生有吗?不是,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需要人的个体能力来决定,十年寒窗之后同一张考卷能考出不同的等级分数,所以,

知识的掌握是需要个体的潜能的

这个潜能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观察到的。作为老师,并没有无中生有创造出了一个掌握物理知识的人,而是把掌握知识的潜能,从这个人身上挖掘出来,实现出来而已。

虽说表面上看起来不存在,其实是以隐藏的潜能形式存在。

以此拓展,父亲提供了*子,母亲提供的卵子,*子卵子结合,在母亲的子*里形成胚胎,胚胎通过母亲的孕育,渐渐向人的形式靠拢。也就是说,本来子*里没有人,但是通过一系列过程变成了人。因为,精卵结合形成胚胎,是人的潜能,人通过天生的潜能,先成为胚胎,再慢慢成为人,这个人的过程还有婴儿,小孩,成人,这一系列变化。变化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变化发生之前,人的形式就已经存在了。

再比如说,公司职场,领导看不上你,于是认为你没有能力。但是,你是真的没有能力?还是说,你具有潜在的能力,只是没有机会实现,没有遇到伯乐来发掘。不是每一个领导都是有水平的,或者他们只是喜欢阿谀奉承的潜能。

所以,依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员工潜能的实现依赖环境提供诱因,就像需要老师的指引,学生的潜能才能被发挥出来。就像需要工程师提供动力,钢材才能变成汽车。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的观点跟他的老师柏拉图也不一样,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超越感知世界的理念世界,这个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是真实的,而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这个理念世界的暗淡复制品。柏拉图的理念论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P = I R

其中,P代表感知世界,I代表理念世界,R代表感知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关系,即感知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复制品。

但亚里士多德认为,理念要慢慢发展,实现出来,而且这个变化不会自动发生,需要一个推动者来开启这个变化。这便是潜能理论,物质通过实现其潜能变为形式。这套潜能理论,后来又影响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哲学。马克思说,如果一个铁轨被建造出来,却没有火车行驶,那顶多是一个潜在的铁轨,而没有实现它真正的功能,同样,资本主义生产一堆商品,却又给员工低薪,让他们买不起商品,导致许多商品卖不出去。只是潜在的商品,这样无法实现商品的价值,资方无法得到利润,导致市场崩盘,经济危机,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自我矛盾。同样的,开发商建造了一堆房子,但是房子价高没人买的起,出现了一堆空房子。房子的属性应该居住,这才是房子的自然形式,没人买的起的空房子没有实现它们的潜能,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违反了自然。当然,马克思当然不知道,资本开发出一套金融体系,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贷款,即便最后崩盘,那1%的人的财富是不会收到影响的。

黑格尔,发展出一套主奴辩证来批判亚里士多德,主奴辩证法(Hegelian master-slave dialectic)是他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这个辩证法关注的是主人与奴隶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他们各自的自我意识形成。

在古希腊社会里,哲学家都是奴隶主,他们不需要花时间工作,有闲暇可以构思哲学,实现人的理性能力。同样的,数学起源于埃及,是因为古埃及祭祀有闲暇时间,来研究数学。奴隶主的生活过的好,他们有时间来满足人性中的求知欲,但是黑格尔说,不对,主人工作,灵魂中的潜能就永远收到阻碍,因为他们只会纸上谈兵,告诉大家潜能的哲学,这是亚里士多得在做的事情。奴隶主只会出嘴,相比之下,奴隶都在劳动,他们反而可以实现灵魂中的潜能。

在黑格尔的理解中,主人和奴隶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权力或经济关系,而是一种包含了对自我意识形成和自我认同重要影响的哲学关系。黑格尔描绘的主奴关系以一场生死斗争开始,最后形成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主人依赖奴隶的承认以确立他的**,而奴隶通过工作实现自己的自我意识。

黑格尔的辩证法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自我意识是通过他者的承认形成的。在主奴的斗争中,主人看到奴隶在他的命令下工作,从而得到了自我价值的承认。然而,这种承认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来自一个他认为低人一等的对象,也就是奴隶。因此,主人只能得到有限的自我确认。

另一方面,奴隶通过工作、通过实际改变世界来实现自我意识。他通过他的工作,他的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奴隶逐渐意识到他是自由的,因为他的工作和他的思考成为了他自我意识的来源。而主人,尽管拥有权力和物质财富,却永远不能达到这种自由的状态,因为他总是依赖别人的劳动和承认。因此,黑格尔得出结论:奴隶实际上是真正的主人,因为他通过他的工作、他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自我意识。

这就是黑格尔批判亚里士多德的关键。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哲学中强调,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而有些人天生就是主人。他认为奴隶只是主人的工具,不能实现理性。对此,黑格尔提出了主奴辩证法来反驳。他认为,即使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也能通过他们的劳动活动实现自我意识,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级的自由状态。

于是,我们再回到刚才的论述。古希腊身为奴隶主的哲学家们,有闲暇时间来构思哲学,实现人的理性能力。在他们的视角里,奴隶是工具,是实现他们的理性目标的手段。然而,黑格尔的结论推翻了这种观点,在他看来,奴隶在物质生产中的劳动不仅为主人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在精神层面上为他们自己创造了价值。正是奴隶的劳动,使得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了自我意识的成长和发展。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在神话跟科学之后的学问,古希腊人研究自然现象时,喜欢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例如打雷的原因是什么。神话时代的解释是:打雷是因为宙斯生气了,所以不同的自然现象可以用不同的奥林匹斯众神来解释。但是在第一批哲学家出现后,开始发现自然界有规律。打雷总是伴随着闪电,所以他们设想出一个理论,即雷电是云彩互相摩擦并在大气中起火的结果,人们不再用神来解释变化。

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一个简单的原则来解释变化,这是科学思维的开始。使用""来解释"",而不是使用""来解释""。但是亚里士多德仍然不满意。如果打雷只是云彩从水分子变成水的变化,整个水循环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其中的不变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起点。

经验世界的变化背后,真正不变的东西是什么?

因为《形而上学》是《物理学》之后的一本书,所以被称为形而上学,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家必须研究世界变化背后的不变之物,因为它们是最基本的存在。也就是说,存在是有等级次序的,有些事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比如颜色、数字、形状,你可以说白色存在,但白色只能存在于某物体的颜色中,你不会看到白色独自漂浮在空气中。它们不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之间的重要区别。柏拉图认为经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完美的原型、白色和正义只存在于理念的领域,只有灵魂能够认识那些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说,不对,只存在一个世界,就是自然界。

为什么柏拉图错误地认为存在一个理念世界的原因,是因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长度、宽度、高度和形状。数学家可以将它们抽象为几何图形,但你将西瓜抽象为一个圆形。这个圆形实际上只存在于你的脑海中。柏拉图的错误在于错误地认为在思维中抽象出来的东西来自于一个超感官的理念世界,实际上它们只是自然界的表现。一个圆形根本无法独立存在。一个圆形总是某个真实事物的形状。同样,所有好的价值都不是独立存在于理念的世界。你一定在某人身上看到勇气、正义、善良。你不会看到这些价值观独立地漂浮在空气中,所以如果你认为存在一个绝对的、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正义概念,那么你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但如果你认为我们所看到的正义是在世界上的实践中得以体现的一个例子,而每个社会都是不同的,所有正义一定是由政治共同体来确定,那么你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还解决了柏拉图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柏拉图,存在两个世界,自然界不完美,但理念世界是完美的。那么如何解释数学知识如何应用于不完美的自然界呢?亚里士多德的体系只有一个自然界,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两个派别在科学界至今仍存在争议。科学应该基于数学还是经验证据?如果你认为真理存在于自然中,可以被观察到,那么你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更加强调科学实验。但如果你认为真理应该存在于数学公式中,那么你是柏拉图主义者,更加注重理论推导。柏拉图的理念总是与某种东西相联系,因此它们的地位相对较低和次要。

真正重要的存在必须是独立自存,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事物。

亚里士多德称这些东西为"实体"Ousia)。实体是各种属性的不断变化中的不变之物,因为它保持不变,所以可以视为事物的本质。早期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有机体都是实体,这使得他的形而上学有点像一个模型的世界。实体就像模型的基础,许多属性附着于模型。例如,一匹马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颜色是附着于马的存在。

无论马的属性如何变化,保持不变的是它是一匹马。亚里士多德发现这种存在层次与人类语言有相应的关系。一个独立存在并且是一个句子的主语的实体,不能独立存在的属性都是一个句子的修饰语。因此,从语法上我们可以说"这匹马是白色的",但没有人说"白色是一匹马"。换句话说,这个句子本身没有意义,思维的逻辑也是世界的逻辑

因为世界由实体和属性构成,所以人类只能以这种方式思考。人类发明的语言自然反映了世界的结构。这对西方哲学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形而上学认为理解语言的范畴就是理解世界的结构。而这正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想要挑战的。你认为语言能够准确地再现现实吗?也有可能这只是人类的幻想。

在亚里士多德的晚年,他开始放弃有机体作为主要实体,因为这里存在一个重大问题。想一想你作为一个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你的身体吗?但是你的身体细胞每天都在新陈代谢。所以身体的质料不能定义你是谁。而且你死后,你的身体仍然存在。你不会说那具尸体是你的本质,对吧?所以质料不会成为人类的实体。那么它可以是形式吗?比如,苏格拉底是雅典最聪明的人。

这种智慧的形式可能是定义苏格拉底的关键。但是如果我们用形式来定义人,就会有问题。如果我们说苏格拉底是智慧的化身,那么如果有一天出现一个具有同样智慧的人,那么世界上就有两个苏格拉底了。或者想象一下,你在一段关系中,爱上了某个人的某些特质。但是几年后,这些特质消失了。这个人还是同一个人吗?如果不是,那么你是不是劈腿爱上另一个人了。因此,亚里士多德发现了个体性的定义是无法把握的。当我们想要定义人的本质时,只能抓住人类物种的形式。想一想,每个人都会有一天死去。在地球上曾经存在的人现在都不在了。所以他们必定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存在。人能够存在是因为前一代人生下了他们,而前一代人是因为前一代人...无限地推回去,会发现每一代人类都无法独立生存,都不是实体。

实体的定义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事物。那么,人类实体到底是什么呢?在人类繁殖的过程中,真正传递下来的是一种形式。事实上,它就是人类物种的形式。所有出生的人都依赖于这种形式,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人类。那么,这种物种形式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说它是人的灵魂,他并不是指基督教中的灵魂概念,也不是指死后是否上天堂或下地狱的个体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个人类物种只有一个灵魂,全世界的人实际上共享一个灵魂。这个人类灵魂存在于不同的血肉之中,孕育出你和我的生命原理。这个原则统治着人类,从婴儿到成年人,发展成完整的人类形式。听起来有点神秘,如果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理解,给予人类物种形式的这个灵魂实际上类似于今天提到的基因DNA编码。不同的DNA排列组合赋予生命不同的形态。人类与黑猩猩共享99%的基因,而其中1%的差异使得人类和黑猩猩的生命形式产生差异。生命发展的本质用古希腊语言来表达就是言说,而DNA实际上就是一种言说。这种语言决定了一个物种生长的道理。这便是亚里士多德的理念。而后所有的哲学理论发展,都离不开亚里士多德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