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生活常识 > 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生活经验佚名2023-04-10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观点,强调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原因而非外来的偶发因素解释长波起因,将经济长波归因于主要固定资本产品的更新换代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与恢复,前苏联经济学家及统计学家,提出康德拉季耶夫长波,以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闻名于西方经济学界,康德拉季耶夫的理论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了长周期的长短,从经验上描述了每个周期中上升和下降阶段的表现。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是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50-60年的周期性波动的理论,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美国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文中首先提出,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来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生产力发展的周期,这种生产力发展的周期是由科学技术发展的周期决定的。

康德拉季耶夫是十月革命前后都很活跃的俄国学者,作为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主要来自长波理论,所谓“长波”指的是经济成长过程中上升与衰退交替出现的一种周期性波动,由于康德拉季耶夫观察到的周期比人们观察到的另外两种经济波动的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明显要长。

在康德拉季耶夫以前,人们已经注意到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时段的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过长周期的设想,康德拉季耶夫的贡献在于用大量经验统计数据检验了长周期的设想,从而使之成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周期理论,因此,1939年经由熊彼特提议,世界经济学界都接受了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这一术语指称经济成长过程中长时段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