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元定宗元年,昔里钤部家族对大名路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

人文历史佚名2023-02-27

由于大名路在蒙元时期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导致其在蒙金战争中损毁严重,在昔里钤部到任后,便开始着手整饬当地的种种乱象,而其对大名路的治理。

以重典治理政局

昔里钤部到任大名路的时间当为元定宗元年(1246),到任后“无巨细,一以重典。”采用“重典”的方式来治理大名路,主要是因为当时大名路“魏自兵后,官府甫建,群豪诸司错迭,长雄不相下,致命令不行事多龃龉”。这种群雄纷争,各方势力强征豪夺导致大名路长期积弊的现象,在经过昔里钤部的治理后,一改“从事初则遻然”的现象,“既乃弭耳,听约束惟谨”。

从而基本使得各豪强势力得到了有效的约束。在社会秩序以及事务纲常基本得以平复之后,昔里钤部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恢复几近瘫痪的大名路官署。在当时大蒙古国针对中原汉地选官主要还是依靠于“察举”和“征召”的手段,昔里钤部选任大名路的官员也主要是“举廉能”,为了更好的知晓大名路的症结所在以及给官员做表率,在处置政务时“凡政之不便,民所欲而未得者,率力行而更张之”。

经过昔里钤部的治理,大名路基本上可以做到在“拉奸暴,扶良善,惠瘝寘”的同时,也使得“于外而营幕连野,内则使者旁午,咸畏公方刚,莫敢侵分,少有牟于民”,大名路一片欣然景象。

恢复儒学教育

金末元初大名路的儒学教育崩坏,但儒学教育长久以来都是稳定地方秩序的有力武器,而礼乐纲常的崩坏也为蒙古统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因此恢复儒学教育便迫在眉睫。

大名路为北宋时期的陪京,因此其儒学教育、庙学设置十分发达。在金朝之时大名路总管府也设学养士。而在大蒙古国攻下大名路之初,“有司创小殿,绘圣师十哲像事之”,之后的元太宗十二年(庚子岁,1240),时任大名路总管的梁千候在金朝庙学的基础之上重新修建学校,“奉圣像,以故殿为大成门,辟讲授之室于其左,四斋回合以居学者”。

逮至元宪宗二年(壬子岁,1252),昔里钤部之子小钤部来莅大名府事,为进一步加强大名路的儒学教育,便“请于朝,以本道历日钱崇饰貌庙,创两庑,绘七十二先儒于壁”。小钤部以官署所收历日钱来重新装饰儒庙,为其增加东西配殿的同时,还绘制了孔门七十二贤士的画像。此举更加明确了大名府对于儒学教育的重视。

而到至元二十三年(1286)昔里钤部之孙李万奴任大名路达鲁花赤之时,何侯任总管,“下车未几”,便开始“捐俸修学”。这种购置田地以保证庙学基本可以自给自足的治学方式大大减轻了府衙的负担,并且选贤荐官的方式更是激发了当地学子的学习热情。而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坚童治大名,在前任何侯总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整治庙学,而“嘉议李公万奴任其役”,也足见李万奴身为大名路达鲁花赤对于当地儒学教育的重视。

而对于大名路儒学教育的发展,在何侯于元太宗十二年起致力于恢复大名路儒学建设,而昔里钤部于元定宗元年出任大名路达鲁花赤,其孙李万奴接任大名路达鲁花赤至元世祖至元末期,昔里钤部家族一直关注并支持大名路的儒学建设。在经过几任达鲁花赤与路府总管的整治后,大名路已做到“今士子居有室庐,食有既廪,习读则有书矣,讲授则有师矣,惟知其所以学,则有望于邦之人”。这种可以安稳士子读书的环境,也能为恢复大名路的礼乐纲常提供有效的帮助。

除此之外,昔里钤部家族还采取了多种方式来治理大名路,王恽将之总结为:“拊摩疮罢抑豪强,百废俱举用乃张。若传有亭积有仓,里不桴警孰窃攘。大赉礼殿开两庠,春风玹歌齐鲁乡。渍民于渊吾悯伤,躬督万民建堤防。浊流不扬耕且桑,功余保障岁屡穰。”从神道碑铭辞来看,昔里钤部家族不仅在稳定大名路秩序,恢复农业生产以及倡导教化,恢复、发展儒学教育方面大有所为,并且还恢复、维护了大名路的驿道交通,治理河道,建固堤防。这些措施均为大名路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助力。

贵由汗世系的传承

《元史·宗室世系表》中记载:“定宗皇帝,三子:长忽察大王,次二脑忽大王,次三禾忽大王”。在《史集》当中也清楚记载了贵由汗有三个儿子:“忽察-斡忽勒,其母为斡兀立海迷失哈敦,脑忽。他也出生于斡兀立海迷失哈敦。禾忽。”

《元史》与《史集》的记载相同,贵由汗的三子当中,脑忽在拖雷系蒙哥登基时发动了叛乱,“在萨里川地方,上述异密忙哥撒儿、统率军队的宗王末哥和客列亦惕部人术黑巴勒驸马以自己的军队包围住了失烈门、脑忽、秃秃黑以及他们在一起的其他宗王们”,失烈门为窝阔台汗原定的继承人,而这里提到的脑忽就是贵由汗的儿子,很显然他参与了窝阔台系反对蒙哥汗的行动。

最终蒙哥汗“降旨用惩罚之剑杀掉那些曾经谋叛的异密们。总共有七十七人。他们全被处死”。但是贵由汗的长子忽察,在其王妃的建议下“与妻子一起去见[合罕陛下。由于他幸而听从了忠告,才未沦入无穷的灾难深渊,得以留居于安全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