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小伙家乡的习俗(民俗趣谈家乡的)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08

请媳妇,曾是我们无极县一带的旧俗。新媳妇过门,本家的婶子、大娘就请新媳妇到家里坐坐,认认门,联络一下感情,也让新媳妇尽快融入婆家的亲戚中。当然,请媳妇的人家不只是本家院里的,不同姓的街坊邻居、与新媳妇同村的娘家闺密或与婆家沾亲带故的人家,也往往来请新媳妇。

那时,村里人家娶媳妇的日子往往选在腊月二十几。年根儿底下,一般人家都杀了猪,备好了年货,办喜事招待客人就方便得多。不仅娶媳妇的人家待客方便,请媳妇的人家也不用另外置办东西,有现成的年货方便准备酒席。

请媳妇一般是女人家的事。请媳妇的人家,除了要做些必要的准备,还常常由女主人出面事先跟新媳妇的婆婆说好,约定个日子。但光约好日子还远远不够,因为村里每年娶媳妇的就那么五六家,请媳妇也就集中在那么一两天,请媳妇的主妇就不免顾了东顾不了西:准备好酒菜、糖果、瓜子,包好饺子,还要亲自或打发自家的女孩上门去请。去了,新媳妇往往被别人家先请走了。去哪家了?婆家也说不太准,先去请的主妇或女孩就得上街去找。不过,寻找新媳妇也不太难,往往走在街上,老远就能听到别人家女人们的说笑声,八九不离十就是在这家了。进去看看,果然不差。

找到虽不太难,但要把新媳妇请到自家就相当难了。新媳妇去谁家做客,得由自己的大嫂或小姑领着,还有好多要请媳妇人家的“代表”在等着、盯着。如果稍慢一点或盯得不紧,新媳妇就被别人家拽跑了。所以,陪同新媳妇的大嫂或小姑、请媳妇人家的女孩,拥满了里间屋外间屋。她们满面春风,说着,逗着,笑着。那场面,与其说是请媳妇,不如说是女人们聚在一起过节。常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这么多女人聚在一起?有时候,分不清谁家先来谁家后到,这就需要下手强拉硬拽了——情到浓时,不再说话,先下手为强,拉上新媳妇就走,这样才能把要请的新媳妇抢到自家。

请媳妇,也不是只请一家的,而是将几户人家的新媳妇一次请来。请媳妇的乡邻人家那么多,能请来一位新媳妇已经算是不容易,把好几个新媳妇请到一起就更难了。常常是,好不容易把东家的媳妇请来,还要赶紧去催西家的。新媳妇分身无术,请媳妇的人家也无奈,有时候实在请不到新媳妇,就只好把新媳妇婆家的什么人拉过来,也算是尽到了心意。

好不容易新媳妇来了,其实也吃不了两口。新媳妇脸皮儿薄,初来乍到,不好意思吃喝,何况还有那么多人家等着。就是走马灯似的转遍了所有人家,新媳妇也不见得能吃饱。不过,请媳妇的意义,不在于吃多少,而在于邻里乡亲的一片心意,在于浓浓的乡情。

随着乡亲们的日子渐渐变好,随着社会生活的趋简,请媳妇的习俗渐渐淡化,最后终于消失了。每当忆起那时乡邻之间的亲热,岁月深处化解不开的乡愁,便又涌上了心头。

(燕赵都市报 张国庆/文)

,